明朝第一才子解缙因何被“醉杀”?
查看28个回答
28人回答

【不唯上,不媚俗,我是闵不克,我来回答】

解缙的被杀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具体来说,他恃才傲物,好品评人物,说话口无遮拦,得罪了很多同僚,遇事的时候没有人替他说话。外因是他参与了太子朱高炽和朱高煦之家的皇储之争,被朱高煦陷害,同时也引起了明成祖朱棣的不满,被下狱,后来在皇帝的授意下,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将解缙灌醉后,埋在积雪中冻死。

那么解缙到底什么样的人呢?

01.解缙虽有才华但是不会做人,做官不

查看详情

2020年1月5日 10:54

解缙醉死于雪中的原因主要由于他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其次便是因为解缙主动卷入了一场让所有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问题,那便是“国本之争。

明朝有三大才子的说法,在永乐年间担任过内阁首辅的解缙就是三大才子之一,而且是公认的三大才子之首,从此就可以看出解缙的才智超群,但天才总会有一些缺陷的,用现在的话来说,解缙就是那种智商很高但情商却极低的人。


永乐十三年(1415年)正月十三,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献上犯人囚籍,

查看详情

2020年1月8日 13:51

解缙虽才华横溢,却根本未参透世事,说得直白些,他就是个满脑袋学问的书呆子,这样的人如果著书立说,必将名传千古,但要掺和到政治之中,早晚会被玩死。这一点其实朱元璋早就看出来了,出于对解缙的爱护,老朱打发他回家继续修炼,可惜解缙实在是朽木不可雕,最后被扔进雪堆中冻死,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解缙出身于书香门第,老爸学问好却不愿意当官,老妈琴棋书画也玩得贼溜,在他们联袂加持之下,解缙自然从小就是神童兼学霸,

查看详情

2020年1月8日 21:00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纯属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多指教。

解缙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有大明第一才子之称,个人对解缙的才学佩服万分,但是对于解缙的为人处事方式极不认同。解缙最终被“醉杀”完全是由于他缺乏政治智慧、为人处事过于高调所导致的。

不忠不义

建文四年(1402年),在燕王朱棣的靖难军队即将攻破南京之际,解缙与胡广、王艮两位老乡兼好友聚会,商议未来的出路。解缙满口君臣大义,一副视死如归的做派,胡广也附和解缙

查看详情

2020年1月5日 18:48

解缙与徐渭、杨慎并称明朝三大才子。其才学贯顶,堪称第一。洪武21年,19岁的他中得进士,同年就官至翰林学士。朱元璋对他十分器重,曾说道义上你我为君臣,恩情上犹如父子,尽可知无不言。解缙即呈上万言书。

有了老朱撑腰,他真的是太敢说了,指责兵部玩忽职守,为李善长辨冤,又革疏御史袁泰。与上不揣圣意,与下树敌太多,失了尺寸。最后连朱元璋都认为他缺乏涵养,必须修身养性。

如果从此开始他长点记性,后果也许不会太坏

查看详情

2020年1月7日 11:27

解缙之死,固然是朱棣父子刻薄寡恩所致,但其口无遮拦、抨击时政,藏否人物的性格也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重要原因。


解缙与洪武帝

解缙(1369-1415),字大绅,号春雨,江西吉安府吉水人,他自幼素有才名,在母亲高妙莹的教育下,解缙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终把他教育为大明第一才子。1387年,解缙第一次参加江西乡试,便勇夺魁首,成为年轻的解元,第二年又在会试中夺第七名,被选为最年轻的翰林院庶吉士,他的仕途就

查看详情

2020年1月6日 23:41

解缙,少有神童之名。虽然没有考中状元,但是好歹也是三甲第十名,在全国来说,能取得这个名次,已经相当厉害了。最重要的是解缙有真才实学,曾经主持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在文史中的重要位置,那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古往今来,像他这么有才能的人,一般都仕途坎坷,而且命运多舛。解缙一生当中,站错了两次队,对他的人生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第二次,直接要了他的命。

一、朱元璋废除丞相,解决皇权与相权之争时,解缙

查看详情

2020年1月4日 22:00

明代大才子解缙

自从公元前221年嬴政一统天下,创“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之后,最是无情帝王家几乎就成了皇室的真实写照。为了争夺代表国家最高权力的那把椅子,父子相疑、兄弟相残是常态,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清朝康熙皇帝等等,越强势的帝王,越逃脱不过这个怪圈。在这场权力游戏中,大臣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分帮战队,稍有差池就有性命之忧,明代大才子解缙就属于死得很冤枉的。

明代大才子解缙剧照

解缙是明朝三大才

查看详情

2020年1月25日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