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婴儿训练趴睡窒息死亡,妈妈三个小时却死亡直播,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查看159个回答
159人回答

人血馒头

大概看了一下所谓的睡训,无非就是在哭声免疫法这种臭名昭著的理论上进行修改,这其中最离谱的是让新生儿采取趴睡的睡姿。

事实上,即使我作为一个成年人,在长期坚持锻炼的情况下也无法保持整晚的趴睡,更何况一个尚无自主翻身能力的新生儿?

要知道人的呼吸行为中主要工作的肌肉有肋间肌,膈肌和腹壁肌,而辅助工作的肌肉包括胸锁乳突肌、背部肌群、腹肌。

不难发现大部分参与呼吸的肌群都集中在人体的前侧,而对于肌肉力量尚且不成熟的新生儿来说,趴睡无疑会增加呼吸的负担。

另外在美国,每年有大概千分之一的婴儿会遭受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即这些看似健康的婴儿会在睡眠中突然停止呼吸致死。目前尚未有可靠的方法来防止SIDS的发生,但美国儿科医学会建议,婴儿应该仰睡而不是侧卧或者俯卧。

然后再聊聊臭名昭著的哭声免疫。

所谓的哭声免疫法就是“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声免疫法、完整睡眠训练法,这些方法的确可以训练出一个极少哭闹、让妈妈省力的乖婴儿。

而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童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母婴关系则是重中之重,决定孩子最基本的安全感和存在感。换句话说这一理论在本质上会让新生儿缺乏安全感,表面上是孩子变得不哭闹了,实际上只是孩子的大脑关闭了一项机能。

更重要的是,哭声免疫法真的只是伤害了安全感吗?人类的大脑是对安全需求最高的器官,当大脑判断收到威胁的时候就会进入应激状态。具体负责这一模块的区域是HPA轴,HPA轴与神经学所涉及的情绪紊乱(mood disorders)和官能性疾病都有一定关系,比如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 (bipolar disorder), 失眠(insomnia), 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征(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倦怠(burnout),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纤维肌痛(fibromyalgia), 过敏性肠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和酗酒(alcoholism)。

可以想象,新生儿HPA轴长期处于高负荷的情况下会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失灵,提升将来各种精神类疾病的发病风险。

新手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总会有一种焦虑感,在这一点上我也一样。也正因此,市面上会出现诸如 这样的机构。他们贩卖焦虑,并且利用焦虑大肆敛财,而恶果却只能由父母自己品尝。

而我对此想说的只有两句:

1. 当父母是一门技术活,需要主动并且系统的学习,拿来主义不可取。

2. 在育儿中,爱和自由是很多问题的不二法门。

2020年4月23日 16:32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