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才子解缙因何被“醉杀”?
查看28个回答
28人回答

很想回答这个问题:解缙是明朝初年的大才子,曾主持编辑《永乐大典》而永垂青史,最终却因直言不讳,而被“醉杀”。究其原因,以下几点供人探讨:

一、自恃才高,养成自负性格,说话办事无所顾忌,得罪朝中大臣和皇帝、皇子。解缙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深得明太祖赏识。建文帝时被任命翰林院待诏。后被明成祖朱棣提拔为翰林学士,主持《永乐大典》编纂,深得朱棣信任。三皇恩宠,名望皆重,在朝中不把一些人放在眼中。

二、皇宫内乱,干预朝政。当时朱棣预立太子,曾经征询解缙意见,但解缙在朱棣两子高炽与高煦之间比较支持朱高炽,后封高炽为太子后,引起朱高煦仇恨,成为其眼中钉,欲拔之而后快。

三、直言不讳,祸秧其身。永乐五年,解缙见朱棣日宠高煦,便劝其加以约束,引起朱棣揣猜,反而认为离间骨肉,疏远了解缙,后解缙贬到广西,导致朱高煦乘机陷害,在朱棣面前胡说解缙与太子高炽私见有违人臣之礼,朱棣信以为真,命人将其入狱,交锦衣卫处置,朱高煦唆使狱官逼迫解缙承认与太子密谋,但解缙虽受酷刑,坚不承认。至永乐十三年,朱棣见狱中囚犯名单有解缙名字,问:“解缙还在吗?”锦衣卫头头明白朱棣意思,回去便将解缙灌醉,埋在雪地便冻死了。一代才子就此埙命。

可叹的是大才子解缙因说实话,而落下如此凄惨结局,实在可悲。




2020年1月5日 12:05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