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的原料,真的是从朱棣陵墓上偷来的吗?
查看374个回答
374人回答

众所周知清代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即所谓的“康乾盛世”。在这样的背景下乾隆皇帝的裕陵与清东陵陵区内其他的帝陵相比自然是更加宏伟辉煌了。所谓的乾隆皇帝将明代十三陵以修缮的名义拆大改小,将省下的木料用于建造自己的裕陵,实在是不可信,而乾隆皇帝的棺椁木料更不可能使用明陵旧料。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有三:

㈠乾隆裕陵建成时还没有修缮明朝陵寝。

裕陵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经过九年的建造于乾隆十七年竣工(1752年),共耗白银203万两。而修缮天寿山下的明代陵寝已经是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事了,经过两年的修缮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修缮完工,清实录载:“乾隆五十二年,三月癸酉,上回跸。丙子,以重修明陵成,上临阅,申禁樵采” 。从时间上看,那些传说乾隆拆明陵建裕陵的说法根本就不成立,修缮明陵时裕陵早已经建成33年了,所以裕陵不可能使用明陵旧料建造。

㈡金丝楠木虽珍贵稀少,但乾隆时期并不是没有。

金丝楠木因其生长周期长,产地有限,加上历朝历代都大量采伐,到清代时确实很少了,但是还是有的。乾隆时期的宠臣和珅,府中的锡晋斋里两层的仙楼隔扇都是金丝楠木打造,嘉庆皇帝后来给和珅所列的罪状里就有这一条:“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还有后来的道光皇帝所建的慕陵,其隆恩殿及东西配殿都是金丝楠木建造,由此可见乾隆时期金丝楠木还是可以采伐到的。(下图为道光慕陵隆恩殿)

㈢乾隆时期正逢康乾盛世,国家财力雄厚。

很多人都知道清代入关第一帝顺治的孝陵使用了部分明代建筑材料,而康熙皇帝的景陵隆恩殿仅仅是用普通松木建造,这和之后的帝陵相比确实有点寒酸,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清初战争频繁,国库空虚,国家财力有限,不得已而为之,如清康熙实录所载:“蜀中屡遭兵燹、百姓穷苦已极、朕甚悯之。岂宜重困。今塞外松木、材大可用者甚多。若取充殿材、即数百年可支。何必楠木。著停止川省采运”。而乾隆时期国库充盈,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选遍天下最好的材料建造陵寝,自然不会使用明陵旧料。

综上所述,乾隆皇帝的裕陵没有使用明陵旧料,而棺椁就更不可能使用旧料了,金丝楠木珍贵,但乾隆时期也还是能采伐到的,后来的道光皇帝慕陵还使用了大量金丝楠木就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乾隆皇帝的棺椁并没有使用明陵木料。

最后说说乾隆皇帝修缮明陵的事吧,修缮过程中拆大改小确实是真事,但也确实不是为了修建自己的陵寝而故意为之,修缮前朝的皇帝陵寝,肯定不会修复如初,加之损毁严重,只能将主要建筑适当修复,目的是为了节省银两,毕竟修复前朝陵寝政治象征意义最大。那些剩下的建筑材料基本都用于京城里的其他工程上了,所以很多人误传拆明陵建清陵是错误的,很多都是偷换概念,然而事实就是事实,裕陵建成时明陵还未修缮,那些木料还在明陵建筑上,怎么会穿越到裕陵里呢?野史传说不可信。

2019年8月4日 05:01
查看更多评论